• Sonuç bulunamadı

〔註〕: 食穀欲嘔,屬陽明者,以胃主受納也

N/A
N/A
Protected

Academic year: 2021

Share " 〔註〕: 食穀欲嘔,屬陽明者,以胃主受納也"

Copied!
2
0
0

Yükleniyor.... (view fulltext now)

Tam metin

(1)

※辨陽明病脈證并治-條文 65

食穀欲嘔,屬陽明也,吳茱萸湯主之。得湯反劇者,

屬上焦也。

〔註〕:

食穀欲嘔,屬陽明者,以胃主受納也。今胃中寒,不能納穀,故欲嘔 也,以吳茱萸湯溫中降逆,而止其嘔可也。若得湯反劇者,此必非中焦 陽明之裏寒,乃上焦太陽之表熱也。吳茱萸氣味俱熱,藥病不合,故反 劇也。法當從太陽、陽明合病,不下利但嘔之例治之,宜葛根加半夏湯。

〔集註〕:

方有執曰:食穀欲嘔,胃寒也,故曰屬陽明,言與惡寒嘔逆不同也。

上焦,以膈言也。

※辨陽明病脈證并治-條文 66

病人脈數,數為熱,當消穀引食,而反吐者,此以 發汗令陽氣微,膈氣虛,脈乃數也。數為客熱,不能 消穀,以胃中虛冷,故吐也。

〔註〕:

病人脈數,數為有熱,則當消穀引食,今食而反吐者,蓋以身熱脈 數,誤為表熱而發其汗,因使其人陽氣微、膈氣虛也。不知此脈之數,

乃外邪客熱之數,非胃中實熱之數也,其不能消穀食而反吐者,乃胃 中本虛冷故耳。

〔集註〕:

程知曰:此言汗後脈數吐食,當責胃之陽虛也。陽受氣於胸中,發 汗過多,令陽氣微,膈氣虛,客熱外越,故脈數也。客熱不能消穀。而 吐者,當責其胃之虛冷,若因其數而投以清胃之藥,則左矣。

(2)

程應旄曰:見數脈而反吐者,數為熱脈,無力則為虛脈,膈虛陽客 於上,不能下溫,故令胃中虛冷。熱為客熱,寒為真寒,究其根由,祇 由發汗令陽氣微。然則陽氣之珍重何如而可誤汗乎?

※辨陽明病脈證并治-條文 67

陽明病,不能食,攻其熱必噦。所以然者,胃中虛 冷故也。以其人本虛,攻其熱必噦。

〔註〕:

陽明病不能食者,為中寒,即有脈數客熱,上條既戒以不可汗,此 又言亦不可攻。若攻其熱,則寒其胃陽,亦必作噦矣。所以然者,客熱 雖除,胃亦虛冷故也。以其人本來胃虛,故攻其熱必噦。噦,即乾嘔也。

〔集註〕:

方有執曰:攻熱皆寒藥,故知必噦。胃中虛,以不能食言,此亦戒謹 之意。

林瀾曰:陽明譫語潮熱,不能食者,可攻,由燥屎在內也。乃亦有胃 中虛冷不能食者,須詳別之。未可便以不能食為實證也。若誤攻之,熱 去噦作矣。然則安得以陽明概為宜下哉!

※辨陽明病脈證并治-條文 68

若胃中虛冷,不能食者,飲水則噦。

〔註〕:

此承上條不攻亦噦之義也。若其人胃中虛冷不能食者,雖不攻其熱,

飲水則噦。蓋以胃既虛冷,復得水寒,故噦也。宜理中湯加丁香、吳茱萸 溫而降之可也。

〔集註〕:

喻昌曰:表熱裏寒,法當先救其裏,太陽經中亦用四逆湯,其在陽 明更可知矣。此條比前條虛寒更甚,故不但攻其熱必噦,即飲水亦噦也

(3)

汪琥曰:若胃中虛冷不能食,飲水則水、寒相摶,氣逆而亦為噦矣,

法當大溫。

Referanslar

Benzer Belgeler

太陽表病,當汗不汗,先下之而不愈,因復發其汗,以此表裏俱虛 ,

傷寒發熱,嗇嗇惡寒,大渴欲飲水,其腹必滿。自

若不發汗而誤下之,不成逆壞者,必其人裏氣素實也。故惟見失汗身

程知曰:此又為議補者,立變法也。曰傷寒,則有邪氣未解也。心主

程知曰:傷寒一、二日太陽,二、三日陽明,三、四日少陽,四、五日

傷寒,發汗病不解,則當惡寒,非表虛也,是表邪猶在不解,仍當

鄭重光曰:湯者,蕩也,即下藥也。誤下,利不止,心下痞硬,服

少陰病下利,脈微者,與白通湯,下利當止。今利不止而轉見厥逆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