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Sonuç bulunamadı

然太陽,經也; 膀胱,府也

N/A
N/A
Protected

Academic year: 2021

Share "然太陽,經也; 膀胱,府也"

Copied!
3
0
0

Yükleniyor.... (view fulltext now)

Tam metin

(1)

※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篇-總論

太陽統攝之榮衛,乃風寒始入之兩途。風則傷衛,

寒則傷榮,衛氣慓疾,統氣而行脈外,其用疏泄而屬 陽,邪之犯也易,故其犯之也則有汗,為虛邪;榮氣 專精,統血而行脈中,其體固密而屬陰,邪之犯也難,

故其犯之也則無汗,為實邪。夫冬固寒令也,然春月 餘寒,秋末早寒,皆能致病,但有無汗,實邪證候顯 然,即可謂之傷寒,不必盡屬隆冬也。然太陽,經也;

膀胱,府也。由經視府,則經為表,而府為裏矣。上 篇用桂枝湯解肌,所以治風傷衛之表也,而未及衛分 之裏,故又立五苓散一方,佐桂枝以和衛分之裏焉。

此篇用麻黃湯發汗,所以治寒傷榮之表也,而未及榮 分之裏,故又立桃核柢當方,佐麻黃以攻榮分之裏焉。

至於汗下失宜,過之則傷正而虛其陽,不及則熱熾而 傷其陰。虛其陽,則從少陰陰化之證多,以太陽、少 陰為表裏也。傷其陰,則從陽明陽化之證多,以太陽、

陽明遞相傳也。此篇中所以又有四逆、承氣之治也。凡

(2)

風傷衛之虛邪已列上篇,茲以寒傷榮之實邪疏為中篇,

使讀者先會大意於胸中,斯臨證處方,自不致誤矣。

※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篇-條文 1

太陽病或已發熱,或未發熱,必惡寒、體痛、嘔逆,

脈陰陽俱緊者,名曰傷寒。

〔註〕:

太陽病,即上篇首條,脈浮、頭項強痛、惡寒之謂也。榮,表陰也。寒 陰邪也。寒邪傷人則榮受之,從其類也。已發熱者,寒邪束於皮毛,元 府閉密,陽氣鬱而為熱也。未發熱者,寒邪初入,尚未鬱而為熱,頃之 即發熱也。

惡寒者,為寒所傷,故惡之也。必惡寒者,謂不論已熱、未熱,而必 惡寒也。寒入其經,故體痛也。胃中之氣被寒外束,不能發越,故嘔逆 也。寒性勁急,故脈陰陽俱緊也。

此承上篇首條言太陽病,又兼此脈、此證者,名曰傷寒,以為傷寒病 之提綱,後凡稱傷寒者,皆指此脈證而言也。

〔集註〕:

方有執曰:或者,未定之詞。必者,定然之謂,曰或曰必者,言發 熱早晚不一,而惡寒則定然即見也。

喻昌曰:仲景慮惡寒、體痛、嘔逆、又未發熱,恐誤認為陰經之證,故 早於篇首揭明此語以辨之。

程應旄曰:傷寒陰陽俱緊之脈,大不同於中風陽浮而陰弱之緩脈矣。

證與脈兼得其實,然後乃得正其名曰:此太陽傷寒之病,而非中風所 能混也。

魏荔彤曰:傷寒、中風同一浮脈,而彼為浮緩,此為浮緊;陽邪舒 散故緩,陰邪勁急故緊,同為在表之浮,而一緩一緊,風寒迴異矣。

※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篇-條文 2

(3)

太陽病,頭痛發熱,身疼腰痛,骨節疼痛,惡風無 汗而喘者,麻黃湯主之。

〔註〕:

此承上條而詳言其證,以出其治也。

太陽經脈起於目內眥,上額交巔,入絡腦,還出,別下項,循肩膊內 挾脊抵腰中,至足小指出其端。寒邪客於其經,則榮血凝澀,所傷之處 無不痛也。榮病者惡寒,衛病者惡風,今榮病而言惡風者,蓋以風動則 寒生,惡則皆惡,未有惡寒而不惡風,惡風而不惡寒者,所以仲景於 中風、傷寒證中,每互言之,以是知中風、傷寒不在惡寒、惡風上辨,而 在微甚中別之也。

無汗者,傷寒實邪,腠理閉密,雖發熱而汗不出,不似中風虛邪,發 熱而汗自出也。陽氣被寒邪所遏,故逆而為喘。主之以麻黃湯者,解表 發汗,逐邪安正也。

〔集註〕:

成無己曰:寒則傷榮,頭痛、身疼、腰痛,以致牽連骨節疼痛者,太 陽經榮血不利也。

程應旄曰:頭痛發熱,太陽病皆然,而身疼腰痛,骨節疼痛,是寒傷 榮室。若風傷衛,則無是也。惡風,太陽病皆然,而無汗而喘,是陽被 壅遏,若風傷衛,則無是也。得其所同,因以別其所異也。

沈明宗曰:太陽之邪從皮毛而入,鬱逆肺氣,以故作喘。且寒主收斂,

傷榮則腠理閉密,故用麻黃湯發之。

Referanslar

Benzer Belgeler

則其人必如狂。如狂者,瘀熱內結,心為所擾,有似於狂也。當此之時 ,

不曰少陽傷寒,而曰傷寒,略言之也。謂此少陽病,是從傷寒之邪 傳來也。脈弦細,少陽之脈也。上條不言脈,此言脈者,補言之也。頭痛 、

少陰脈不至,是腎氣衰微,精血少也。腎者,陰中藏陽者也。腎陰虛

太陽病,脈浮緩而弱,中風脈也;發熱、汗出惡寒,中風證也。不嘔

喻昌曰:方註以此為太陽經脫簡,不知太陽經無譫語之例,必日久

甘、辛、鹹也。夫人稟此而有其形,則藏府日與氣味相通。不曰五氣,而

良醫知肝病傳脾,見人病肝,先審天時衰旺,次審脾土虛實。時旺、脾

氣色見於面部,而知病之死生者,以五氣入鼻,藏於五藏,其精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