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Sonuç bulunamadı

傷寒脈微而厥,厥陰脈證也

N/A
N/A
Protected

Academic year: 2021

Share " 傷寒脈微而厥,厥陰脈證也"

Copied!
4
0
0

Yükleniyor.... (view fulltext now)

Tam metin

(1)

※辨厥陰病脈證并治-條文 4

傷寒脈微而厥,至七、八日膚冷,無暫安時者,此 為藏厥,非蚘厥也。蚘厥者,其人當吐蚘。今病者靜 而復時煩者,此為藏寒,蚘上入其膈,故煩須臾復止,

得食而嘔又煩者,蚘聞食臭出,其人當自吐蚘。蚘厥 者,烏梅丸主之,又主久利。

〔按〕:

此為藏寒之「此字」,當是「非」字,若是「此」字,即是藏厥,與辨蚘 厥之義不屬。

〔註〕:

首條總論厥陰陽邪化熱,此條詳辨厥陰陰邪化寒,以明藏厥、蚘厥之 不同,而出其治也。

傷寒脈微而厥,厥陰脈證也。至七、八日不回,手足厥冷,而更通身 膚冷,躁無暫安之時者,此為厥陰陽虛、陰盛之藏厥,非陰陽錯雜之蚘 厥也。若蚘厥者,其人當吐蚘,今病者靜而復時煩,不似藏厥之躁無暫 安時,知非藏寒之躁,乃蚘上膈之上也,故其煩須臾復止也。得食而吐 又煩者,是蚘聞食臭而出,故又煩也,得食蚘動而嘔,蚘因嘔吐而出 故曰其人當自吐蚘也。蚘厥主以烏梅丸,又主久利者,以此藥性味酸苦 辛溫,寒熱並用,能解陰陽錯雜,寒熱混淆之邪也。藏厥者,宜吳茱萸 湯。兼少陰者,宜四逆、通脈、附子等湯,臨證者酌而用之可也。

〔集註〕:

方有執曰:脈微而厥,統言之也。膚冷,言不獨手足,以見陽氣內陷 也。藏厥,言非在經也。

喻昌曰:脈微而厥,則陽氣衰微可知,然未定其為藏厥、蚘厥也。惟 膚冷而躁,無暫安時,乃為藏厥。藏厥用四逆及灸法,其厥不回者,死 若蚘厥則時厥、時煩,未為死候,但因此而馴至胃中無陽則死矣。

程知曰:言厥有藏與蚘之別也。藏厥者,腎藏之陽不行也;蚘厥者,

手足冷而吐蚘,胃府之陽不行也。蚘厥者,動則煩而有靜時,非若藏厥

(2)

之躁無暫安時也,此胃陽病而無關於腎陽,故厥雖同而證則異也。

程應旄曰:脈微而厥,純陰之象,徵於脈矣。七、八日膚冷,無陽之 象,徵於形矣。陰極則發躁,無暫安時,此自是少陰藏厥,為不治之證 厥陰中無此也。至於吐蚘,為厥陰本證,則蚘厥可與陰陽不相順接者,

連類而明之也。用烏梅丸,名曰安蚘,實是安胃,并主久利,見陰陽不 相順接,厥而下利之證,皆可以此方括之也。

林瀾曰:陽煩陰躁,煩輕躁重,於藏厥言躁,於蚘厥言煩,己具安 危之異矣。藏厥者,陽氣將脫,藏氣欲絕而爭,故藏厥為死證;若蚘厥 者,藏氣虛寒,而未至於絕。藏氣寒則蚘不安其宮而動,藏氣虛則蚘求 食而出,是以其證必吐蚘。

※辨厥陰病脈證并治-條文 5

傷寒六七日,脈微,手足厥冷,煩躁,灸厥陰,厥 不還者,死。

〔註〕:

此詳申厥陰藏厥之重證也。傷寒六、七日,脈微,手足厥冷,煩躁者 是厥陰陰邪之重病也。若不圖之於早,為陰消陽長之計,必至於陰氣寖 寖而盛,厥冷日深,煩躁日甚,雖用茱萸、附子、四逆等湯,恐緩不及 事,惟當灸厥陰以通其陽。如手足厥冷,過時不還,是陽已亡也,故死

〔集註〕:

方有執曰:灸所以通陽,陽不回,故主死也。

程知曰:六、七日為邪傳厥陰之時,脈微而厥,未是危證,危在煩躁,

為微陽外露耳。

程應旄曰:脈微、厥冷而煩躁,是即前條中所引藏厥之證,六、

七日前無是也。

汪琥曰:煩躁者,陽虛而爭,乃藏中之真陽欲脫,而神氣為之浮越,

故作煩躁,可灸太衝穴。以太衝二穴為足厥陰脈之所注。穴在足大指下 後二寸,或一寸半,陷中,可灸三壯。

※辨厥陰病脈證并治-條文 6

(3)

手足厥寒,脈細欲絕者,當歸四逆湯主之。若其人 內有久寒者,宜當歸四逆,加吳茱萸,生薑湯。

〔註〕:

此詳申厥陰、藏厥之輕證也。手足厥寒,脈細欲絕者,厥陰陰邪寒化 之脈證也。然不通身膚冷,亦不躁無暫安時者,則非陽虛陰盛之比,故 不用薑、附等輩,而用當歸四逆湯,和厥陰以散寒邪,調榮衛以通陽氣 也,若其人內有久寒者,宜當歸四逆湯,加吳茱萸、生薑,以直走厥陰 溫而散之也。

〔集註〕:

程知曰:不用薑、附者,以證無下利,不屬純陰也。蓋脈細欲絕之人,

薑、附亦足以劫其陰,故不惟不輕用下,且亦不輕用溫也。

重光曰:手足厥冷,脈細欲絕,是厥陰傷寒之外證。當歸四逆,是厥 陰傷寒之表藥也。

※辨厥陰病脈證并治-條文 7

病者手足厥冷,言我不結胸,小腹滿,按之痛者,

此冷結在膀胱關元也。

〔註〕:

此申上條,詳出其證也。

經曰:六日厥陰受之。厥陰循陰器,絡於肝,故煩滿而囊縮。邪傳厥 陰,其人本自有熱,必從陽化,則煩渴,少腹滿而囊縮,乃四逆散、承 氣湯證也。若其人本自有寒,必從陰化,則手足厥冷,少腹滿而囊縮,

乃當歸四逆加吳茱萸湯證也。今病者手足厥冷,言我不結胸,是謂大腹 不滿,而惟小腹滿,按之痛也。論中有少腹滿,按之痛,小便自利者,

是血結膀胱證;小便不利者,是水結膀胱證;手足熱,小便赤澀者,

是熱結膀胱證。此則手足冷,小便數而白,知是冷結膀胱證也。

〔集註〕:

成無已曰:手足厥,不結胸者,無熱也。小腹滿,按之痛,下焦冷結 也。

(4)

程知曰:陽邪結於上,陰邪結於下,手足厥冷,小腹滿,按之痛,

其為陰邪下結可知,此當用溫、用灸。

關元穴,穴在臍下三寸,為極陰之位,足三陰、任脈之會,膀胱所居 也。

程應旄曰:發厥,雖不結胸,而小腹滿實作痛結,則似乎可下,然 下焦之結多冷,不比上焦之結多熱也,況手足厥,上焦不結,惟結膀 胱關元之處,故曰冷結也。

※辨厥陰病脈證并治-條文 8

凡厥者,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。厥者,手足逆冷 者是也。諸四逆厥者,可下之。虛家亦然。

〔註〕:

此詳諸條致厥之由,慎不可下也。

蓋厥雖陰經俱有,然所屬者厥陰也,故厥陰一病,不問寒熱皆有厥 若無厥則非厥陰也。太陰寒微,故手足溫而無厥冷;少陰寒甚,故有寒 厥而無熱厥;厥陰陰極生陽,故寒厥、熱厥均有之也。凡厥者,謂陰陽 寒熱之厥也。陰陽不相順接者,謂陰陽之氣不相順接交通也。不相順接 交通,則陽自陽而為熱,陰自陰而為寒,即為厥病也。厥者之證,手足 逆冷是也。諸四逆厥者,謂諸病四逆厥冷者也。

然厥病陰陽已不相順接交通,慎不可下,虛家見厥,尤不可下,故 曰:虛家亦然也。

〔集註〕:

成無已曰:手之三陰三陽,相於接於手之十指;足之三陰三陽,相 接於足之十趾。陽氣內陷,不與陰相順接,故手足為之厥冷也。

喻昌曰:厥陰證,仲景總不欲下。無非郤邪還於表,使陰從陽解也。

此但舉最不可下之二端,以嚴其戒。

Referanslar

Benzer Belgeler

下利,手足厥冷,無脈者,有陰無陽也,雖用附子四逆輩,恐陽不 能急回,宜急灸厥陰以通其陽。若脈還、手足溫者生;脈不還手足不溫 ,

程應旄曰:寒因水停而作厥者,其證心下悸為驗,厥陰有此,多因

喻昌曰:此段叮嚀與陽明篇中互相發明。陽明曰:不轉失氣,曰:先

劉宏壁曰:太陰無可下之法也,設在經則各經已無可下之理,在藏

化者,如論中腹滿、吐食、自利、不渴、手足自溫、時腹

太陽中風,即上二條合而言之,又詳舉其證以出其治也。後凡稱太

程知曰:此又為議補者,立變法也。曰傷寒,則有邪氣未解也。心主

程知曰:傷寒一、二日太陽,二、三日陽明,三、四日少陽,四、五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