護理專業自主性與人格特質之相關性研究
近年來,隨著醫療環境的變遷及人口逐漸邁入高齡化,整個社會對於護理專業照護的需求也日益增 加,護理人員的角色無論是臨床照護、安寧療護、長期照護及居家照顧上已是不可或缺的醫療照護 主角。但在現今的醫療體系仍存在著明顯的科層制度,及在醫療治療決策之職責及角色限制上,使 得護理自主性施行不易,相對的也造成護理人員對工作的滿意度降低,不願留在職場上。護理人員 在職場的不穩定,勢必影響醫院之人事成本及醫療照護品質。
在許多的研究提出專業自主性對護理專業發展是一重要因素,而影響專業自主性之因素卻會因外在 環境因素、個人經驗、個人知覺、人格特質而有所差別,審視國內外護理專業自主性相關研究中,
大都針從護理人員之基本屬性及環境因素進行探討;鮮少以個人特質之因素來探討對專業自主性之 影響,而個人之特質因素是否會對專業自主性造成影響,為本研究之主要動機。
研究結果顯示,研究對象之個人屬性、主管領導風格、人格特質對專業自主性有良好的預測力;研 究對象之人格特質較傾向為親和型,顯示出護理人員對既定之規範遵循度高,容易與人相處、溝通 與合作,且能接納體貼別人;在人格的特質中會盡量避免衝突、攻擊性話語,會主動關心了解他人 並尊重他人之意見,在團體中通常扮演順從之角色。護理人員在護理專業態度是積極、主動,並重 視與醫療團隊之溝通協調性,對護理專業業務應具有責任及承擔性,雖然在職責上需遵循醫囑,但 在專業能力上應可自行決策護理措施且不受醫師干遇;而在臨床繁瑣之護理業務中卻較多不需自主 判斷性工作,影響專業自主性之感受;護理學校教育較著重於技術知能之訓練,相對的在研究發展 能力之培訓則較弱,也影響護理人員較為「遵循」「順從」之特性;護理主管傾向於參與式領導,
也重視提升專業自主性,雖然護理人員感受到社會大眾對護理專業之評價及尊重度並不高,但卻以 身為護理人員為榮。
研究結果將可提供護理人員之任用及調派時,除考慮護理人員學歷及工作經驗外,亦可將人格特質 之傾向性納入安排之參考,使護理人才能適才適用,降低護理人員工作的不適任,減少人員之流動 率,進而影響護理行政成本及資源之浪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