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Sonuç bulunamadı

辨不可汗病脈證篇

N/A
N/A
Protected

Academic year: 2021

Share "辨不可汗病脈證篇"

Copied!
3
0
0

Yükleniyor.... (view fulltext now)

Tam metin

(1)

※辨不可汗病脈證篇-條文 6

咽中閉塞,不可發汗;發汗則吐血,氣微絕,手足

厥冷,欲得踡臥,不能自溫。

〔註〕: 少陰之脈,循喉嚨繫舌本,咽中閉塞,少陰之氣不能上通也。若強發 少陰汗,陽微不能作汗,必動其血,故吐血,氣微絕,踡臥厥冷,不 能自溫也。 〔集註〕: 程知曰:咽中閉塞,不可發汗,蓋陰邪盛也,強發其汗,必動其血。 至於吐血、氣欲絕,則併腎中之微陽不能自存,故遂手足厥冷,欲得踡 臥,不能自溫。夫下厥上竭,踡臥厥冷,在少陰皆危證也。 程應旄曰:汗劑為陽,施於陰經則逆。咽中塞閉,由少陰液少, 腎氣不能上通也,發少陰汗則下厥上竭,故見證如此。

※辨不可汗病脈證篇-條文 7

欬者則劇,數吐涎沫,咽中必乾,小便不利,心中

飢煩,晬時而發,其形似瘧,有寒無熱,虛而寒慓。

欬而發汗,踡而苦滿,腹中復堅。

〔註〕: 欬者則劇,欬之甚也。數吐涎沫,肺傷液耗矣。故咽乾、小便不利,心 中飢煩也。晬時,週時也,謂週時一發。其形似瘧,有寒無熱,中虛而 生寒慄也。若誤以為形寒之欬而發其汗,則肺氣既虛而衛陽又亡,陽氣 兩傷,不能溫及中下,陰氣凝於內外,自踡而苦滿,腹中復堅矣。 〔集註〕: 程知曰:此承上言濡弱弦微之脈,其有欬者,則病劇,而不可汗也。 欬則數吐涎沫,其咽中必乾,小便必不利;膈中陽虛,必心中飢而煩。

(2)

衛氣一日夜五十度週於身,陽虛不能自衛,故晬時寒慄如瘧,但有寒 無熱。此而發汗,則陽氣愈虛,陰寒益盛,必踡而苦滿,腹中轉堅也。

※辨不可汗病脈證篇-條文 8

欬而小便利,若失小便者,不可發汗;汗出則四肢

厥而逆。

〔註〕: 欬多飲病,小便應不利,若小便利,知無飲也。今欬而遺失小便,是 不但無飲,且係下焦陽虛,膀胱不固之欬也,故不可發汗,汗出則陽 氣愈衰,四肢逆冷矣。 〔集註〕: 程知曰:內經謂:腎欬不已,膀胱受之,膀胱欬狀,欬而遺尿。故欬 而小便利,若失小便者,是腎中陽虛也,發汗則陽氣益亡,故厥冷。

※辨不可汗病脈證篇-條文 9

諸逆發汗,病微者難差;劇者言亂,目眩者死,命

將難全。

〔註〕: 不當汗而汗,當汗而過汗,皆致逆,故曰:諸逆也。發汗致逆之病, 病微者難差,病劇者則死。劇者,謂陽脫見鬼則言亂,陰脫目盲則目眩 也。 〔集註〕: 程應旄曰:諸逆屬少陰居多,陰寒極矣。發汗是重奪其陽,雖有微劇 不同,皆關於死,明乎陽為人命之根也。

※辨不可汗病脈證篇-條文 10

(3)

傷寒頭痛,翕翕發熱,形象中風,當微汗出,自嘔

者,下之益煩,心懊憹如飢;發汗則致痙,身強難以

屈伸;薰之則發黃,不得小便;灸則發欬唾。

〔註〕: 頭痛翕翕發熱,汗出則嘔,形相中風者,當以桂枝湯解肌。若下之, 重則變結胸痞硬,輕則為心中益煩、懊憹如飢。不以桂枝湯解肌,而以 麻黃湯發汗,表虛風入則致痙,故身強難以屈伸也。或以火薰蒸劫汗, 則不得小便,熱從濕化而發黃也。灸則火邪傷肺,故發欬唾不已也。 〔集註〕: 成無己曰:若反下之,邪熱乘虛流於胸中為虛煩,心中懊憹如飢。若 發汗則虛表,熱歸經絡,熱甚生風,故身強直而成痙。若薰之則火熱相 合,消爍津液,故小便不利而發黃。肺惡火,灸則火熱傷肺,必發嗽而 欬唾也。 高士宗曰:汗下火薰,施治各異,損正則一,故舉下之、薰之,與發 汗而並論之也。 魏荔彤曰:此申明雖有表證宜汗,亦當詳察知禁也。似中風頭痛,翕 翕發熱,桂枝證也,嘔則仍是水飲內畜矣。誤下益煩,懊憹如飢,則未 下時已煩可知,此特更甚耳。若再誤汗,表虛風入,故身強難以屈伸。 火薰逼汗,熱入於裏,故小便不得。蓋小便利者不成黃證,發黃則小便 為濕邪所阻,熱邪所耗可知。灸則熱上衝,故欬唾膿血也。

Referanslar

Benzer Belgeler

傷寒,發熱頭痛,微汗出,發汗則不識人;薰之則 喘,不得小便,心腹滿;下之則短氣,小便難,頭痛

傷寒,脈陰陽俱緊,惡寒發熱,太陽表證也。則脈欲厥,謂浮緊之脈 ,

動氣在右,肺失治矣。下之則肺先虛,津液內竭,故咽燥鼻乾,頭眩

下利,手足厥冷,無脈者,有陰無陽也,雖用附子四逆輩,恐陽不 能急回,宜急灸厥陰以通其陽。若脈還、手足溫者生;脈不還手足不溫 ,

燒鍼,即溫鍼也。燒鍼取汗,亦是汗法,但鍼處宜當避寒,若不謹慎 ,

形作傷寒者,言其病形作傷寒之狀也。但其脈不弦緊而數,數者熱也 。

仲景豈意後人如此之愚哉。即如產後不宜寒涼,所以舉一白芍之味酸微

太陽病,下之後微喘者,表未解也,當以桂枝加厚朴杏仁湯,解太